去美术馆看看80年代的“幻灯片”吧

 拍賣資訊     |     来源  99艺术网    |    2023-05-23 14:15

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年轻一代艺术家们的创作视野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油版雕”等单一的材料和媒介上,影像也开始成为艺术家们用以记录和创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中国的影像艺术呈现出了什么样的整体面貌?又表现出怎样的独特性呢?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2023。
 

这次展览以“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幻灯片首先作为一种教化工具被用于集体公开放映。进入80年代,随着35毫米彩色胶片的愈发普及,幻灯片成为更容易获得的创作媒介。在科技相对匮乏的那个时代,艺术家们只能通过幻灯片及投影展示高质量的彩色艺术作品,而且只需一部相对好的相机,便可以制作投影幻灯片与他人分享艺术作品。”的时代语境为背景。围绕着幻灯片作为媒介的关键形式特征,分别以“传播”、“反射”和“透明”三个主题章节,对幻灯片及投影如何成为中国当时不断扩大的国际艺术交流的主要媒介,“'85新潮”的艺术家们如何利用幻灯放映和信息传播机制探索前卫艺术,以及如何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从幻灯片及投影的影响回看中国此后的艺术实践展开探讨。
 

《自力更生的伟大成就》,1965,胶印彩色透明。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2023。
 

虽然在数字影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幻灯片和幻灯放映之于中国当代艺术发轫的重要意义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通过对幻灯片,这一曾启发和影响中国先锋艺术家实验性创作媒介的梳理与回顾,“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为回看中国当代艺术的早期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2023。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延续了UCCA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系统的学术研究和贡献的基本线索。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容思玉女士,早在2011年就加入了我们的团队,她主要在瑞士生活和工作,并一直致力于当代摄影和影像艺术的策划及研究工作。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2023。

张培力,《30 × 30》(静帧),1988,双频单声道彩色影像、显示器,180分钟。
 

这次展览结合了我作为策展人最重要的两个研究方向,即“摄影”和“中国当代艺术”。
 

35毫米化学教学幻灯片节选,约1980-1990年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境外的现代艺术图像和文本开始大量传入中国,艺术院校也重新开放,整个社会的文化潜力也在不断地增加着。在这些因素的激励下,独立的艺术团体和展览也蓬勃地发展了起来,这股全国性的艺术热潮也被称为“85新潮”,而以彩色的透明正片为代表的“幻灯片”,则代表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前提。
 

在以上所提到的幻灯片的双重性基础之上,在策划这次展览时,我采用了以主题来划分,并从幻灯片作为媒介的主要特征出发,带领观众踏上一段融汇科技、艺术、摄影和娱乐的特别的感官旅程,体验当年公共放影和集体幻灯放映活动的现场氛围。
 

朱加,《与环境有关》,1997,单频彩色有声数字视频投影,19分15秒。